您好!欢迎光临: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深茂资讯 >> 深圳资讯
深港共建珠三角大都市圈国际门户
深圳市茂名商会  发布时间:2012/9/22 11:24:51   【 字体:

深港共建珠三角大都市圈国际门户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乐 正

   编者按:《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要在2020年把珠三角打造成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规划纲要》还对深圳发展提出新的战略定位。这对深圳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本报特邀请有关专家就进一步加强深港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都市圈”等话题献计献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要在2020年把珠三角打造成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规划纲要》还提出了深圳“一区四市”的发展定位,同时,要求在以深圳为核心的珠江口东岸地区,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构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

  根据《规划纲要》的战略思路,广州和深圳都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但如果把毗邻这两个城市的香港和佛山因素考虑进来,未来的珠三角大都市圈将会形成独特的两个轴心组合模式,一个是广州佛山轴心组合,另一个是香港与深圳轴心组合。前者是珠三角大都市圈乃至华南地区的综合性轴心组合,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都将发挥较全面的引领与核心作用。而深港轴心组合将主要在经济国际化、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方面发挥核心与引领作用,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和产业创新能力最强的国际经济中心,成为珠三角大都市圈的国际CBD。

  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全面地思考如何加强深港的深度合作。

  我认为,未来的深港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应按照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和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努力打造四大国际化的经济功能。

  一、建设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人所担心的深港两个不同体制的金融体系的组合,恰恰是中国今后应充分利用的独有体制资源。它特别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区域性经贸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快速提升,人民币国际市场需求加强,而同时金融市场国际性风险巨大,我们国际化运作经验不足的中国金融发展的特点。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落实CEPA先行先试”的原则,和“坚持上下游错位发展,加强与港澳金融合作。支持港澳地区银行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开展对港澳地区贸易项下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的发展思路,我认为,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能做到货币自由兑换,资本自由进出,适合扮演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唯有香港。而在当前变危为机,扩大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运作的试验期,如果把内地多层次资本市场活跃、人民币发放和结算能力很强的深圳金融体系考虑进去,进行某种制度嫁接和营运联姻的话,将有可能是人民币国际运作平台的最佳组合模式,成为中国金融区域化、国际化的试验区,形成国家、地区和港深多赢的有利形势。为此,应该建立深港金融创新试验区,适度放宽香港本地银行进入深圳的限制,采取更加符合国际规范的灵活而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使深圳成为香港银行服务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融资、结算业务的地区性运作中心,使深港成为服务中国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区域经贸合作的国际金融中心。

  二、建设中国的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

  包括香港在内的珠三角东部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加工贸易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既有规模巨大的加工贸易生产基地,也有较完整与成熟的金融、贸易、采购、航运、信息、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更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港口群和最开放自由的关税制度。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欧美市场寒流袭人,贸易保护与贸易壁垒有所抬头,珠三角外贸出口面临空前的严峻形势,但是,以实体经济为有力支撑,以产品性价比高、技术更新快为竞争力,以优良海港空港条件为依托,以高效率运作为营运特征的珠三角东部地区,仍将在较长时间里保持国际贸易竞争的明显优势。当前,亟须要做的只是进一步理顺地区内部合作机制,更有效整合资源,提升产品结构和基础设施水平,拓宽市场空间,调整市场战略,发展区域经贸合作。为此,深港应及早制定合作发展规划,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的新商业模式,成为亚太地区的供应链管理中心。

  三、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去年,华为成为全球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公司,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圳要强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建立联合创新区,规划建设深港创新圈,形成以穗深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布局。这表明深港将在区域创新中扮演更加重要的核心角色。今后应该更好地把深圳的企业创新资源与香港的高校创新资源结合起来,把深圳的高科技产业优势与香港的国际化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把深圳的内地人才优势与香港的国际人才优势结合起来,拓宽深港创新圈的合作范围,夯实创新合作的制度平台。加快河套地区的规划开发,加快福田保税区的功能置换,规划前海地区的创新服务基地,在2020年形成深港边境区的“湾区创新圈”。积极探索深港合作创办高等教育机构之路,引进国外知名大学来深合作办学,做大做强做实深圳大学和大学城,利用深圳大学和大学城作为发展深圳高等教育的孵化器和储备库,为南方科技大学的人才和学科建设做前期准备。

  四、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珠三角东部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具有相当大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全球性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占了全市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产能、出口、专业市场和创新能力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我们应该借当前产业调整的有利时机,逐步减少对一般电子加工业的过度依赖,进一步发展研发型的IT产业,推进IT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写字楼里的IT产业。引导跨国公司将投资重点由加工组装向研发、服务环节延伸,使得深圳成为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

  发展深港合作的上述四大功能,将进一步凸显珠三角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同时,也凸显了未来香港与深圳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深港应在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扮演一个国际性的都会CBD角色。深港两地应该积极发展互惠互补、互通互认的合作。以利益的互惠、功能上的互补、要素的互通与资格证件的互认,努力建设“深港三大共同体”,即市场营运共同体、生活环境共同体和长远利益共同体,进而形成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都会圈。

  空间区位的关联、发展资源的互补和战略目标的相关性,决定了深港之间的深度合作是多方的共同需求,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共建“粤港澳都市圈”、“粤港澳都会区”、“深港国际大都会”的构想,这与《规划纲要》提出的“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的发展战略是相吻合的。

  未来深港合作模式应该创造性地建构“一都两市”的合作发展模式,即在一个都会圈中保持两个独立的城市政府,在一个经济区中保持两种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关税货币制度。而这种“两制”并不妨碍深港两地要素资源的流通、市场功能的融合、城市规划建设的统筹、市民生活的便利往来以及政府治理的合作与协同。正如《规划纲要》所说,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加强产业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创新合作方式。以新的合作载体与合作内容更好地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两个特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引领国内经济发展的辐射力。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文化体现企业社会价值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领导关怀  |  商会动态  |  深茂资讯  |  茂商风采  |  时政经贸  |  供应需求  |  投资指南  |  宣传报道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8-2012  深圳市茂名商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73321号   技术支持: 龙脉科技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11号NEO大厦A座6楼FG室    邮编:518026   电话:0755-33012595 传真:0755-33012595   邮箱:mmsh168@126.com